火车网

  •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昭阳龙氏家祠

更新时间:2024-05-03

别名
昭阳龙氏家祠景区
旅游景区级别
3A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七批(1930年)
所在地/隶属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簸箕湾村

龙氏家祠

龙氏家祠系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家祠,坐落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境内。1982年全国开展第二次文物普查,龙氏家祠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云任云南省主席前,龙老太君已驾鹤西去,1928年底,龙云为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先将母亲的灵柩迁葬于昭通簸箕湾小松山正北边后,1930年在回龙湾选址建家祠。龙云修造的龙氏家祠的目的是想通过对义和孝的诠释,唤起家族的荣誉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使家祠成为家族的精神家园。

占地面积

龙氏家祠占地26.5亩,由龙云的胞妹龙志桢负责修建,祠堂于1933年完工。宅院及附属工程1935年因龙志桢病故停建,1938年龙云派次子龙绳祖和时任云南省昭宣师管区副司令的陈纯初继续修建,于1942年全部完工。

1943年5月,龙云携全家回昭通祭祖,受到昭通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龙云以彝族弑牛高礼节,祭拜了龙氏列祖列宗,尔后龙云全家来到小松山为母亲扫墓。龙云回到昭通的时间并不长,在龙氏家祠里仅住几天时间里,他在接待了昭通政府要员、亲朋好友和乡绅代表,龙云在家祠里发表两个多小时演说,畅谈了抗日救亡及自己的主张。

祠堂构造

祠堂是龙云家族祭祀和举行重大活动的专用场所。由三进院落构成四合六天井,包括照壁、卷门、过厅、两厢、正殿。过厅前雕有“五龙捧圣”石刻,正中悬挂陈荣昌书“龙氏家祠”;正殿单檐歇山式,覆琉璃瓦,屋脊饰二龙戏宝,殿前石砌月台,饰栏板望柱,置有蒋中正书“封鲊丸熊”等匾额和章太炎等人题写的楹联,殿内供龙云祖先牌位。

宅院,为传统的四合五天井建筑,包括正房、倒座、两厢及东、西两角碉楼。整个建筑气势恢宏,构件中柱、础、槅扇、雀替、挂落等或镂雕人物故事、瑞兽芝草、博古图案,或彩绘云龙、珍禽、小景,反映了当时云南在木作、石雕、绘画等方面精湛的艺术水平。

后期维护

2005年,有关部门对龙氏家祠进行实测。由于历史的变故,使用单位较多,对家祠内部结构改动较大,特别是门窗、门栏、台阶破坏严重,致使龙氏家祠建筑遗留的资料十分有限。2006年,核心主体修缮工程正式动工,分三期进行,共用修缮经费1100万。2008年底,中共昭通市昭阳区委决定将龙氏家祠移交给昭阳区文联管理,区文联遵循文物保护法十六字方针“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在不改变祠堂房间格局的情况下,合理布置房间展板,让更多的参观者都能直观的了解龙云及民国昭通的历史。如今原貌修复的龙氏家祠得到较好保护,它不但是近代标志性建筑,艺术的殿堂,也是研究云南近代历史的重要窗口。

龙云作为昭通人,在昭通建家祠的目的是告慰养育自己母亲的在天之灵,家祠从设计到建成长达9年。建筑保留中轴对称,两侧排列整齐的结构,院落排列有序,各建筑之间有天井相隔,错落有致,疏密得当,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点,又有民族元素。主体建筑为砖、石、木结构,廊顶为抬梁穿斗式结构,装木板卷顶棚。清水墙壁勾白灰古朴庄重,整个家祠梁枋交错,屋脊纵横,既典雅华丽,又能相互包容,博采众长,将中西文化,民族的精髓与孝文化有机的结合,多元文化中在龙氏家祠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意义

1943年清明前,龙云回到昭通,带领全家在龙氏家祠举行过一次隆重的祭祀活动。解放后,龙氏家祠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曾用作干部培训临时地点,先后作为荣誉军人修养院、农业中学、财贸学校,培养了大批的各类优秀人才。

经过80来年的历史洗礼,龙氏家祠同样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200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昭通市政府启动祠堂和宅院主体修缮,于2008年11月18日竣工并移交昭阳区人民政府,外围由伊力寅吾集团帮助修缮。

按照昭通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昭阳区委、区政府把龙氏家祠的打造、管理工作交由区文联负责,加大对她的保护开发管理使用力度,力求不断恢复和充实内部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展现龙云戎马生涯和光荣爱国的一生,浓缩再现昭通乃至云南的民国史,再现昭通民国时期的民俗生活,充分展示昭通深厚的地方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带动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昭通、和谐昭通的快速发展。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17003705号-25 huoche9.com 火车网 网站地图